“艾黎卡, 下周我需要看见你的剧情长片文稿, 以及命题影像作品。”哥大艺术学院的电影系教授理查德·佩尼亚, 作为艾黎卡的导师,对她的要求堪称严格。
九四年的秋季学期,艾黎卡重回哥大,在她获得奥斯卡学院奖后, 艺术学院的教授们对她似乎更为严格, 或许是计划将她培养为著名校友?
而艺术学院作为常春藤盟校中仅有的一流电影学院, 又一向注重对艺术硕士的导演、编剧与制片管理等全面能力培养。
艾黎卡对于导师理查德的学业要求,当然并没有任何异议,“我会尽快交给您的, 教授。”
“我对你确实很严格, 但艾黎卡, 这对你进行电影创作, 会带来有效的能力提升。”理查德·佩尼亚堪称美国电影教学大师, 除了哥大艺术教授身份外,他同时任职于林肯中心电影协会与纽约电影节主席, 有着深厚的学院派影响力。
傍晚时分, 艾黎卡才结束她行程紧密的课程,她并没有向往常一样前去图书馆, 而是快速走向学院停车场。
艾黎卡驾驶着她的福特野马老爷车,赶赴哥伦比亚大学附近哈莱姆区的inton's layhouse【明顿酒吧】, 她今晚要参与一场演奏。
哥大校区所在的晨边高地, 地处20世纪中期“垮掉的一代”文艺发源地, 因此哥大附近地区的夜生活,自然堪称十足精彩。
艾黎卡进入纽约知名爵士乐酒吧inton's layhouse时,舞台上,演奏者们正在以爵士斗乐,瑞凡·菲尼克斯是其中一位演奏者,弹奏着他的爵士吉他,琴音浑厚温暖。
瑞凡在离开戒毒所后,目前并没有回到好莱坞,而是来到了美国音乐中心城市纽约,投身他喜欢的音乐生活,比如今晚在明顿酒吧的这场演奏。
舞台上,瑞凡·菲尼克斯从前在电影中总是显得孤独脆弱的气质,变得平复许多,就连忧伤脉脉的薄荷绿眼珠,似乎也不再承载过多的伤痛沉郁。
艾黎卡站在台下,为他击掌欢呼,“bra.vo——”
正在进行即兴爵士乐演奏的瑞凡,显然已经看见艾黎卡,他冲乐团成员示意,放下手中的爵士吉他,离开舞台走近艾黎卡。
他看上去有点腼腆,和刚刚在舞台上的万众瞩目有些不同,桀骜与温和在他身上似乎像是一体两面,瑞凡向她询问,“你觉得刚才的演奏怎么样?今晚的慈善义演,我们能获得成功吗?”
从前在好莱坞时,瑞凡便时常帮助许多环境与人道主义组织。带着乐队为慈善机构义演,当然也并不是第一次。
而今晚的慈善义演筹款,将用于海湾战争中牺牲军人的遗属生活,以及许多因战争残疾,或是造成严重心理创伤,以至于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甚至流落街头的退伍军人。
瑞凡·菲尼克斯与他的乐队决定演唱反战曲,而艾黎卡会成为他的同伴。
“我对此没有半点怀疑,”艾黎卡与他走向酒吧里的餐桌,她向瑞凡说道,“就像是你在表演上与生俱来的杰出天赋一样,你在演奏音乐时,那种情感张力,我想它能打动任何人。”
在艾黎卡看来,瑞凡·菲尼克斯是天生的艺术家,无论是作为电影演员,还是音乐家。
酒吧餐桌旁,侍者递来餐单,艾黎卡选择了烤吐司与一些蔬果,没有肉类。而这是由于瑞凡是一名终身素食者,他在幼时目睹动物死亡,便决定不再食肉。
爵士乐酒吧中,艾黎卡的耳边是萨克斯的沧桑金属质感,以及爵士小号的迷人泛音。有一瞬间,她以为自己正身处《了不起盖茨比》中的“爵士时代”——‘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