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依靠太后维持地位。>
早膳还没结束,外面就有太监禀告,枢密院和兵部的官员,已经等候在大殿外。>
“行了,该做正事去了!”赵延洵放下了筷子。>
大概半个时辰后,赵延洵的御驾来到了南城校场。>
此刻接受表彰军官士兵,全部都已列队整齐,昂首挺胸等待着皇帝驾临。>
辇轿进入校场,赵延洵便让停了轿,他本人更是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皇帝出现,在场接受表彰的军官士兵们,全都整齐划一跪在地上。>
“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面前气势恢宏的队伍,赵延洵脸上露出了笑容。>
“免礼!”>
太监立刻传达旨意,现场士兵们领旨后,才统一起身站定。>
手扶革带,赵延洵走在校场上,在他身后是二十几名官员,来自枢密院兵部和西北总督署。>
前排军官士兵们昂首挺胸,看着皇帝从面前走过,目光之中满是崇敬和炽热。>
军队的精气神很好,这让赵延洵很满意。>
走到校场正中时,赵延洵终于按照仪式安排,走向了北侧的点将台上,哪里已经设好了御座。>
当他落座后,在礼官高声呼喊下,在场士兵们下拜。>
“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三拜之后,受表彰的士兵们这才起身。>
赵延洵平静坐着,对一旁的罗伦说道:“宣诏吧!”>
“遵旨!”>
皇帝亲自参加的表彰,作为总督的罗伦自然要陪同,此刻便充任了宣旨的差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西蛮犯境,欲灭我国祚,害我子明,绝我文化……”>
“值此大难,朕遂统兵拒地,幸奈上苍眷顾,祖宗庇佑,将士用命,得以击败蛮军……”>
“此番大战,军中将士功勋卓着,今贼军以消,正该论功行赏,以慰将士之心……”>
接下来的圣旨内容很长,大致讲了何等功劳,将会受到了何等的封赏。>
简答来说,这些人是最先拿到封赏的,所以才称得上是典型。>
圣旨念完,在底下将士山呼万岁,叩头谢恩之际,罗伦已是口干舌燥。>
再度叫众人起身后,赵延洵开口道:“方才封赏,仅是土地财帛!”>
“你们中有些人,有的自雍王府便追随朕,有的在靖难时表现卓着,有的在攻灭西蛮时立下大功,还有有的人此三样都占尽了!”>
“这样的功劳,已不只是土地财帛可以慰劳,朕已命内阁会同兵部礼部和议,授予功勋卓着者功爵!”>
听到这话,下方的禁军指挥使们大为激动,他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刻。>
土地和银子虽好,但又怎么比得上爵位香呢?>
自靖难以后,京城勋贵们损失惨重,他们可早就盼着那些爵位了。>
也正因有盼头,所以从始至终他们斗志昂扬,所以才能取得此番大大声。>
在赵延洵讲话结束后,自以为有机会封爵的人,纷纷山呼“皇上圣明”。>
接下来,在一片万岁声中,赵延洵离开了校场。>
在他离开之后,校场上变得更热闹了。>
受赏的基础士兵和军官们,纷纷畅想未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