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顽贼 > 第六百七十七章 消耗品(2/4)

第六百七十七章 消耗品(2/4)

上一页顽贼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久久小说阅读网在线收听!
个人,两三个晚上就能赚到别人一两年的收入。

但这种靠力气吃饭的化学家,其生产方式对国家社会威胁有限,朝廷都懒得抓。

盐枭最大的供货商,是官府。

私盐,就是官盐。

是管理盐务的官员、看护盐池的军队、祸乱盐法的皇亲国戚,用轻飘飘一张字条,就省略了制盐、取盐的辛苦。

数以百万斤计的官盐就运出来了,由作为白手套的盐枭进行分销。

人家不需要武装押运,一切都按官盐的程序来,盐池军队派出驻军,地方官府发动徭役,拉到官盐的贩卖区域,卖给官盐的经销商。

这些买卖官盐的钱进了私人口袋,所以叫私盐。

那种自己煎土盐的盐商,官盐根本不怕跟他们竞争,官盐掌握最好的原材料产地,盐池围个圈,拿铁勺子舀就能舀出别人煎炼好几遍都提不出来的纯度。

甚至哪怕一起煎土盐,官府都能没成本地发动徭役、还拥有更好的提纯技术。

你私盐价格低、成色不好,我官盐成色好、价格更低,挤都挤死你。

问题是人家就拿跟你一样的官盐,用你一样的渠道,卖你一样的区域,跟你一样的价格,怎么打?

这才是朝廷要打击私盐的原因。

因为更往上的人动不了,只能对私盐贩子重拳出击。

元帅府只要有人,就同样也有这种风险。

但那是漫长时间以后了,至于眼下陕西遍地私盐的问题,刘承宗根本没打算管。

陕西在这几年乱成这个逼样儿,官盐吃不到,人老百姓从自家盐碱地煎点土盐吃吃,咋了嘛。

人之常情。

等他理顺盐务,确立盐引价格与官定盐价,自然就能将那些私煎盐作坊统统打垮。

实际上这会儿也没有大宗的私盐作坊,毕竟煎私盐、炼土硝最大的团伙,年前刚被他收入麾下。

就是活动于横山区域的满天星周清、混天星惠登相。

这俩是边军出身的王嘉胤旧部,好像有一种土寇传统,王嘉胤那会就盘踞河曲,逮着府谷县打。

周清跟惠登相也一样,避入横山山区,联结当地土寇,很快就从叛军转型成地域性匪帮。

靠山吃山,手下各个大队在山里立寨,煎盐熬硝、伐木贩材、制作鞭炮、绑票砸窑、开垦山地、围猎采药、劫掠商旅、抢夺军需……啥活儿都干。

他们煎炼的土盐土硝,不光够自己用,还贩入延绥镇和延安府,生意做得很大。

不过就是对延绥镇,缺乏信用,今天一个大队过来卖点东西,明天另一个大队过来把堡子劫掠一通。

没规矩。

眼下横山山区的百姓正在他们的协助下编户,为接下来归入延安府做准备。

至于他俩的兵马,元帅府也派去虎贲军官与羽林郎,押了一批缴获的明军制式装备。

目标是精简人马沙汰老弱、给他们整编出两个独立千总部。

在今年接下来的北征攻略中,刘承宗打算把他俩部署在延绥镇和宁夏镇相连的侧翼,作为渗透两镇的先锋军。

相较于元帅府的盐法,茶政要费劲得多。

毕竟刘承宗手握最大的青盐产地,而陕西的花马池盐城也在二道边墙之间,眼下是元帅府与宁夏镇之间的无主之地。

而茶政的问题在于,西北虽有一些地方种植茶叶,甚至在西安、渭南、宝鸡等地,还能产出品质极高的茶叶。

但产量太小了。

于元帅府而言,茶叶的品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产量。

现有茶叶,就连元帅府的正规军供应都时断时续,始终无法满足生活所需。

根本就不需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顽贼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