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院里跟着一帮业务精湛的前辈学习三五年,再出去,哪怕仅仅凭借自身的业务水准和人艺演员的背景,只要不犯大错,不说大红大紫,但是绝不至于愁片约。>
若是表现出色,受到某位前辈的青睐,直接带着进组或者推荐都有可能。>
虽然遥远了一点,但要是总看着眼前一两寸远,即使出去了,也挣不到大钱。>
他能主演《建党伟业》,就是张合平拍的板。>
冯远正的提议,他没再考虑,也许等杨力新退了,他或者冯远正上去,可能才会正式推行,眼下的时机,还不成熟,与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不如静待以后。>
等李六一跟王坤提了搬住处的事儿后,徐容跟着李六一出了门。>
不过在正式通知全体人员之前,他还准备跟张合平提一提,以前排《雷雨》期间的花销,他总是拿自己的钱贴补,可是后来渐渐意识到不对。>
公私不分明,不是什么好事儿。>
而且院里除了每年几千万的票房,上头还拨下来老些经费,他花了,人艺才更“紧巴”,也就不至于招来那么多人一天天眼巴巴地盯着。>
到了张合平办公室门口,徐容正要抬手敲门,却见张合平苦口婆心地打着电话:“小唐啊,何老师那边剧本写出来没有呢......赶紧催,你得像我催你这么着,每天至少跟何老师催一次稿,好好好,你盯紧点啊,这个事儿很重要。”>
徐容站在门口,再次抬起手就要敲门,只见张合平左手拿着的电话刚挂断,右手握着的手机又响了起来。>
“喂,对对对,不行不行不行,明年就是我们院的60年大庆,这个事儿没有商量的余地。”>
“......”>
见徐容站在门口,张合平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朝着他招了招手,而后指了下办公桌对面的椅子。>
徐容进了门,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拿起张合平跟前已经喝尽了的茶杯,走到到饮水机旁,给他续满了水,放到了他跟前。>
坐着等了差不多二十来分钟,张合平的电话才算打完,长出了一口气后,一把仰躺进椅子当中,问道:“你咋跑过来了,有事儿?”>
徐容大概了解点张合平的想法,张合平眼瞅着就要退休,但是在他的任期内,又恰逢人艺六十周年。>
最为关键的是,在他上任的这几年,人艺强行止住了颓势。>
从小的方面,过去愤而出走的大导林召华回归,大的方面,就是人艺的口碑、票房回到了应该有的位置,尽管距离曾经的高度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张合平看来,人艺60周年大庆,就是个恢复昔日荣光的机会。>
就像他最近提出的“十件事”,提高演职人员收入、建剧场、培养人才梯队、上新戏等等等等。>
而且是个人都看的出,张合平的野心颇大。>
戏上,人艺不仅要把过去的经典剧目拾起来,也就是八大经典。>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还要推陈出新,把《哗变》、《大将军寇流兰》之类的国外经典戏剧搬上舞台。>
同时鉴于当下市场上充斥着的以让观众笑为唯一目的话剧环境,张合平提出了要演以具备一定内涵和深度为内核的喜剧,如据说李又斌主演的《老式喜剧》,我国早期的杰出的物理学家、戏剧大师丁西林创作的三部独幕剧喜剧《一只马蜂》、《酒后》和《瞎了一只眼》,以及《喜剧的忧伤》等等。>
另外还要给京剧界的同仁提供一个学习的模板,如何在话剧舞台上演好京剧,也就是正在准备的《名优之死》。>
除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