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尚书台,恰好控制在尚书令赵忠手中。>
正因如此,百官才忧心忡忡,皇帝用这种无赖一般的方式绕过他们,他们又能如何?>
……>
……>
刘安从章迁的飞鸽传书知晓朝堂之事,已经是两天后的事情了。>
只能说,即便对于刘宏的昏庸有所预料,刘安也仍旧难以接受刘宏居然能做出以一郡之地救济四州灾民的事。>
他那是想解决事情吗?>
他只是不想掏钱!>
诏令应该还要等几天才能达到涿郡,刘安趁还有时间,立刻找到贾诩商议对策。>
闻听这惊天秘闻的贾诩,同样一脸震惊,以他107的智力,也无法理解当今陛下的脑回路。>
不过,沉思片刻后,贾诩却是抚摩着胡须道:“这倒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刘安忙问。>
“收获民心的机会!”贾诩神秘的笑了笑,压低声音,小声将自己的谋划说了出来。>
刘安听完眼睛一亮,赞叹道:“先生所言甚至,便如此办!”>
数日后。>
朝廷使者到达涿郡,太守吕虔带领涿郡治所——涿县的大小官吏上听圣意,接待使者。>
当日宴饮结束后,刘安正要留下与吕虔商议,却被吕虔先叫住了。>
自接刘安之兵解决涿郡事宜后,这位太守与刘安已相当亲近。>
因此遇到此等大事,刘安也就成了他的首选商议对象。>
两人来到吕虔书房,秘密商议如何应对增加税粮一事。>
刘安依贾诩之计,提议吕虔带头,再倡导涿郡其他几县地方官一起,每县皆做万民血书,让县中所有户主按血印,上书洛阳请求天子收回成命。>
吕虔并非贪官污吏,也有些能力,稍一分析,便决定按刘安所说尝试一番。>
虽然他也不抱多少希望,但自己至少有为民请命,而百姓签万民血书时,也能在自己不宣传的情况下轻易了解到自己有在为他们减轻税粮努力。>
如此,即便最终没有成功,百姓也不会怪到他头上,有怒气也不会往他身上撒。>
要怪,只能怪当今天子昏聩无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虔将其他几县长官召集到涿县,说明事态后,其他几人也并非傻子,纷纷同意下来。>
有一两个脑袋不灵光的,也因为是太守下达的命令,不敢违背而同意下来。>
各县长官回到本县后,便张贴告示,将皇帝下令多征五成税粮一事告与民众。>
同时,也将欲上血书为万民请命之事写在了上面。>
有识字之人为围观群众念过告示之后,此则消息,便经过民众之口,迅速在各县蔓延开来。>
随后半个月的时间,各县地方官安排本县胥吏穿街走巷、奔走乡间,让当地百姓家的户主在事先写好的请命书上按下手印。>
九月下旬。>
距离涿郡太守将万民血书递送洛阳已半月有余。>
然而,涿郡七十万人口等来的,却并非皇帝收回成命的好消息。>
而是催促太守及各县长官尽快交付税粮赈济各州,无需再等到年末由计吏送往洛阳的坏消息!>
对此,吕虔无计可施,只能无奈再贴告示,将朝廷决定公之于众。>
并催促百姓按朝廷命令,如数缴纳税粮。>
其他几县县令或县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