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听说过吕布的射术,不然就不敢如此自信了。>
当然,他也只说了河阴县,而不包括九原,刘安倒是有些好奇,两人究竟谁的射术更了得一些。>
以后有机会可以让二人比试一番。>
如此想着,刘安更加耐心的一个个查看前来应征者的属性和姓名,刘安将三十武力值以下的人全都筛选掉,留下三十武力以上者准备人数超了之后进行二次筛选。>
接下来三天时间,刘安一直在城门口征兵。>
果然不负他所望,除了曹性以外,后面刘安又依次发现了郝萌,侯成,宋宪,魏续四人,皆武力不俗,其他属性亦可圈可点。>
如此人才,刘安在将其收纳后,毫不犹豫的使用了死士卡。>
除了他们几人外,刘安还招募了四十名武力值在45点以上的勇士。>
三天时间,刘安共招募乡勇六百多,去除其中属性依旧相性而非忠诚者后,刘安又按照武力排名,将排在四百以后的人全部遣散。>
因为人数已经超出太多,刘安在第四日便停止了征兵。>
征兵结束后的第二日,刘安带着四百士卒来到军营,将其交给高顺,和其他士卒一同训练。>
刘安本欲直接回县衙,走了一段后,却发现高顺闷闷的跟了上来,也不说话。>
刘安疑惑的停下来,转头看向高顺,问:“可还有事?”>
“……”高顺呆在原地,一脸纠结,一米八的个头,比此时的刘安要高许多。>
可他那副低着头闷不做声的样子,在刘安看来,就跟个受了气的小媳妇一样。>
刘安苦笑一声,拍拍高顺的肩膀,安抚道:“有什么话就直说,男子汉大丈夫,怕什么?”>
“唔……”高顺支支吾吾的道,“顺,顺……想请明公赐个……”>
他终于说话了,但是越说声音越小,到后面刘安就完全听不清楚了,不得不问:>
“什么?赐什么?我没有听清楚。”>
“字。”高顺道。>
“字?”刘安疑惑不已,转瞬反应过来,“你想让我给你赐字?”>
“是!”这次高顺回答的很快,很肯定。>
“额……”刘安摇头无奈的笑了笑,不就是赐字嘛,怎么还扭扭捏捏的。>
不过刘安才十六岁,感觉自己的辈分有点不适合给别人取字,而且他本人肚里墨水也不是很多,害怕给高顺取的字太俗。>
虽然作为高顺的主人,给他取字倒也很合理,可还是有点担忧。>
刘安将自己的想法说给高顺,结果高顺坚持请刘安赐字。>
虽然他没说清楚自己如此坚持的理由,但刘安感受到了他的坚持,无奈之下,只能绞尽脑汁,给高顺取字。>
汉时取字一般是选取一些和名相关的溢美之词,作为字。>
或者从先贤的名言警句之中选取和名能够关联上的话取字。>
其中尤以尊老、称谓、身份、德行一类敬谦美辞作为取字首选。>
此外,汉朝在先秦常用的伯、仲、叔、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守等字。>
此外,取字还分了几种规则。>
一为并列式,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比如屈原,原名屈平,字原。>
二为辅助式,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互为辅助。>
三为矛盾式,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一般有勉励之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