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对对对,”
江山赶紧把车钥匙递给了大哥:“妈,我下午过去换你们啊。”
“哪轮的到伱换,再说你去了能干嘛?晓晓的嫂子和我轮着换就行了。”
一队人浩浩荡荡的出门了,连李若诚老俩口都跟在了队伍里。
“还有我呢,”李怀英边走边说:“我也可以在那呆两天。”
随着声音的渐渐消失,江山归置归置照片重新关上了窗。
今天轮到他去报社值班,再不去就得挨骂了。
正想着,刚走过去的江海又走了回来:
“不对呀老三,大年初一的班不是你值吗,怎么到现在还没过去?”
“马上就出门,”
江山赶紧道:“要不是你找我说话,我早出去了。”
“嘿,咱俩刚刚谁找谁呀?”
……
车被江海征用后,江山就只能骑车了。
好在报社离家本就不远,晃晃悠悠也就到了。
和以往一样,每到过春节的时候,报纸的分量都要减轻不少。
不过今天江山一进办公室大门,就被桌上搁的一堆信给怔住了。
“怎么了这是?”
屋里除了他,还有一个丁铃铃:“咱们科怎么也有读者来信了。”
“老大新年好,”
穿了件新棉袄的丁铃铃,全身都透着喜:
“是副刊部一大早送过来的,全都是有关四亭村的,我都已经看了一上午了。”
“这么多都是?”
进门就泡茶的江山,端着杯子坐了下来:
“看来群众们对乡村小学的事,还是挺关心的嘛。”
“可不,”
丁铃铃噜了噜嘴:“瞧见那边没,都已经有读者寄书寄文具过来了。”
“是么,”
江山转头看两眼:“你别说小丁,咱们还真应该帮助四亭村小学,办一个阅览室……”
……
自打年前从徽省回来后,江山的科室一连写了好几篇,有关“四亭村小学”的系列报导。
不仅如此,还配上了大量的图片。
随着《东方都市报》的宣传,头一回见到这种报导的读者,立刻被报上的内容给吸引了。
在看见图片中大冷天穿着单衣、破鞋的孩子们,一副怯生生的小表情。
再看看那些破败的教室里,件件不成样的课桌椅,读者们只感觉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尤其是一些自家也有孩子的,就更见不得这些了。
之后再一看旁边那些细致描写的文章。
很多坐不住的读者,纷纷提笔给报社写了来信。
“说起来,”
江山看着读者来信笑道:
“咱们这趟,倒也算是促进了,国家提出的普及小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了。”
“那当然,”
丁铃铃晃了晃手里的一封信:“你瞧,都已经有中专生表示愿意去四亭村当老师了。”
这一会的江山,听了这话后倒没吱声。
在他看来,引起群众们的关注只是第一步。
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才是报社最终的目的。
……
浦江城的开林造漆厂。
几家涂料造漆厂的领导,仍在紧张的商议中。
在他们看来,都不愿停下厂里的特殊材料研究。
“但如果不解决经费问题,”
开林造漆厂的领导,严肃道:“后续的研究,就不可避免的要暂停了。”
目前别说是达到,发达国家三年的平均水平。
他们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