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啊!>
这里住着大明勤劳善良的百姓啊!>
这里有着大明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啊!>
他怎么能下得去手?>
又是谁借给了他挥刀向自己同胞的胆子的?>
蓝玉自己都鄙夷昔日的蓝玉。>
这么一想,心情又不大好了。>
他脸色阴沉,就连旁边一直和他说话的王弼都爱答不理。>
喜峰口的偏将将他们送出了离城十里,才千恩万谢的回去。>
大军继续南下。>
经遵化驿、石门驿、蓟州渔阳驿、三河驿、通州潞河驿,直抵北平府。>
蓝玉的大军过了通州潞河驿之后,就缓慢行进。>
早上行军,到巳午之交就歇息,下午申时开拔,到晚上戌时就埋锅造饭。>
就这样的行军速度,第二天的傍晚,北平城也遥遥在望了。>
蓝玉命令大军停止了前进,选择一处小山坡作为主帅的营地。>
大军随着中军大帐的立起,便在周围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营盘。>
一会儿,炊烟便四处升起。>
看到这一切,蓝玉满意的点点头。>
叫来一名副将,和他说了两句,那名副将领命驰马前往北平城而去。>
站在山坡顶端,远望着影影绰绰的北平城,蓝玉的内心无比惆怅。>
遥想当年,他大学一毕业,壮志满怀的像所有北漂的人们一样奔赴北京,憧憬着美好的工作等待着自己。>
哪知一切都不遂人愿,工作没找着不说,反而连租住的地方也因拆迁而无处落脚。>
最后只得回到老家,找了一份工资不高,而处处受气的工作。>
想想都晦气,蓝玉呸了一口唾沫,好像这一口唾沫能让他的心情轻松起来。>
再想想燕王朱棣的种种,蓝玉的心情又莫名的兴奋起来。>
不管是现在的燕王,还是后来的永乐大帝,他都想见识见识。>
朱棣!咱来啦!>
咱们真正的交锋开始啦!>
你是为了觊觎皇位的宝座!咱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咱们之间一定会兵锋相见的!>
蓝玉在内心默默的呐喊。>
“大将军!大将军!”亲兵小心的喊着,“吃饭了。”>
“知道了。”>
怀着对朱棣的相争的心情,蓝玉辗转难眠,直到后半夜,才沉沉睡去。>
天刚亮,蓝玉便早早醒来。>
洗簌之后,他精神抖擞的走出了帐篷,远望苍穹。>
天边的启明星暗了下去,旭日的光芒在远处的山峦间透了出来。>
转眼间,大地便洒满了金色的阳光。>
青山再现,鸟儿飞鸣,昆虫啾啾,处处都充满了生命的精彩。>
吃过早饭,蓝玉留下大军,领着几个将军和一众亲兵就上路了。>
人们常说,礼多人不怪,更何况朱棣是个人精。>
他以前就在蓝玉的手下当过将军,因此朱棣早早的便领着燕王府的一众官员出城五里相迎。>
“拜见燕王!”蓝玉抱拳道。>
朱棣也是抱拳道:“见过大将军!”>
“几年不见大将军,大将军风采依旧。”>
“哈哈。”蓝玉哈哈大笑,“这几年不见燕王,燕王倒壮实了不少。“>
“看来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