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没得过什么奖,但不妨碍他的伟大。
大家可能觉得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我想说的是,大家首先要认真做好眼下的事。
身为作家,最后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你得了一堆奖项,可一部能够流传后世的作品都没有,这是什么很值得骄傲的事吗?」
林朝阳的问题在座学员陷入了沉思,林朝阳又说道:「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听着这句话,众人神色凝重,深感受教。
讲完了课,林朝阳没有立刻就走,他身边围绕着一群学员,大家还有不少问题想请教。
轮到于华的时候,他期期艾艾的说:「朝阳老师,我刚写了一部长篇小说,
是我第一部长篇小说,您有没有时间帮忙斧正指点一下?」
众学员听到这话,露出嫌弃之色。
好你个于华,真不要脸!
什么「斧正指点」?只怕是想让人家给推荐吧,人家要是给面子,再给写个评语、序言什么的,发表、出版还不是轻而易举?
「行啊,稿子在哪里,拿给我吧。」林朝阳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此话一出,学员们嫉妒的脸都绿了。
早知道林朝阳这么好说话,我也直接上来就递稿子了!
「矣,我马上给您去取。
2
于华大喜过望,冲回宿舍把稿子取来交到林朝阳手上。
「在细雨中呼喊?」林朝阳看着稿纸上的文字念了出来。
于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第一次写长篇,没什么经验。」
林朝阳笑着调侃道:「能写出来已经比很多人都强了!」
他说这话时,脑海里飘过的是几张脸,陈健功、郑万龙、李拓-——”·
祝伟曾经拿几人开过玩笑,说他们几个人写不出长篇来,主要是因为跟林朝阳走得太近,被吸了才气。
张承治对此提出过反驳意见,他认为哪怕陈健功、郑万龙、李拓三人能写出长篇,合在产量也远无法跟林朝阳相比,这问题的根子还是出在本人身上。
陈、郑、李三人被两人连着开涮,心中不爽又无奈,只能抱团取暖,互相鼓励。
拿上于华的手稿,从鲁迅文学院回到家中,林朝阳正打算做点吃的,不想又被叫去接国际长途,这回打来电话的是林海音。
据她所说,前两天《联合报》刊载了林朝阳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在岛内文学界和读者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联合报》副刊的症弦咋天联系她,请她帮忙联系林朝阳,做个专访。
对林海音的这个请求,林朝阳自然没什么问题。
「我现在在燕京,《联合报》的记者能过来吗?」
林海音笃定道:「能!」
赴陆采访更有话题性,不能也得能。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