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斯主演的《死亡诗社》。
这片子国内没引进,字幕是粤语的,是林朝阳之前托人从香江寄回来的。
「朝阳老师这院子,大家都可以来。大家最喜欢的就是这间屋子,什么电影都能看到。
每周末还有个电影之夜,说是‘电影之夜」,实际上大家什么时候想看都行。」于华介绍道。
屋子里的人们目不转晴的看着电影,于华本想领苏伟贞进去,可苏伟贞却拦住了他。
「让大家看吧,别打扰这样的气氛。」
于华说:「那我领您去后院看看,那有个小图书馆。」
说着,于华带着苏伟贞来到后院的后罩房。
后罩房几间房连通着,里面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挤满了书,目测少说也有上万册书。
苏伟贞觉得于华说得没错,这里确实跟个小图书馆差不多。
两人进来的时候,里面有两人正在找书。
一人是于华班里的同学洪峰,另一人于华不认识,也没办法介绍。
对方自我介绍说他叫芦苇,现在在给陈凯戈导演写剧本,昨天刚搬到小六部口胡同来。
「陈导说这氛围好,环境好,有利于我写剧本。」
芦苇这话引来了于华的赞同,「你还别说,别的我不知道,他们不止一个人说,在这改稿效率确实高。有时候跟大家聊着聊着,什么症结都想通了。」
苏伟贞问:「陈凯戈导演要拍新作品了吗?」
这年头两岸资讯交流不发达,但如陈凯戈这种在柏林电影节上拿了两座银熊奖的名导,即便苏伟贞身在湾岛也同样有所耳闻。
国内其实也一样,侯孝贤拿了威尼斯金狮奖,也是文化界、电影界人尽皆知「是啊!」
「新片拍什么故事?」
「改的是香江作家李碧华写的小说,叫《霸王别姬》。”
李碧华的名字苏伟贞知道,但《霸王别姬》他没看过,便多问了几句。
芦苇简单讲了一下故事,苏伟贞听着觉得小说怎么样不知道,但故事确实是个好故事。
闲聊了一阵,苏伟贞突然才想起来他这次来燕京的目的,问芦苇:「您跟林先生有过接触吗?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
芦苇迟疑着说道:「我们俩不认识。不过对他们家听说过很多,我们西安的几个作家来燕京的时候经常到他们家落脚。」
聊了几句,苏伟贞见在芦苇这里了解不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便放弃了。
出了后罩房之后,他问于华:「于作家,您跟林先生是怎么认识的?」
「我一开始认识朝阳老师,先认识的陶老师,就是他爱人。
那时候陶老师在《人民文学》当编辑,我还是个业余作者——”
于华将他跟林朝阳夫妻结识的经历讲了一番,苏伟贞道:「这么说林先生夫妻算是你的伯乐?」
「没错,确实是伯乐。」于华满脸感慨,又说道:「陶老师当年在杂志工作,可发掘了不少人才,谟言、苏童都是在她的关注下冒头的。」
苏伟贞问:「谟言是写《红高梁》的那个谟言吗?」
他之所以对谟言的名字反应这么大,主要是因为《红高梁》电影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这就是好的作品改编对作者的影响,于华见苏伟贞的反应也不禁有些羡慕。
两人说话之际,曹逸文找到了西院,说饭做好了,苏伟贞这才恍然发现他们俩已经不知不觉在西院待了一个小时。
回到东院吃午饭,餐桌上摆了四道菜,狮子头、霉干菜烧肉、尖椒干豆腐,
凉拌白菜心。
「这都入冬了,菜样少,大家随便吃点。」
林朝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