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
而是洪武年间,著名将领沐英的创造,还是有史实记载的。置火铳为三行,列阵中;前行退后,次行继之;又不退,次行退后,三行继之。这就是三段击,是用来对付象兵的。
但很可惜,因为云南那地方实在是太偏远,加上明朝武将普遍文化程度低,文官又不懂得这将对明朝火铳带来多么强悍的进步,所以随着云南叛乱的平息,中国版本的三段击就静静躺在史书的阴暗角落,彻底死亡,除了后来能证明我们祖先的绝不逊色,再无他用。
曹文诏面对的正是这样恐怖的持续火力压制。
他满脑浆糊,因为八旗铁骑都是要等到楯车吸收火
力哑火后,就立刻开始重骑冲锋,但敌人实在阴险啊!竟然逼迫自己人在冰冷河水中不能寸进,这样下去就算是铁打的关宁军汉子,也得冻坏身体啊。
名将,就是要在濒临绝境之地,扭转乾坤!否则,他绝对没有青史留名的资本。
曹文诏的行为方式素来简单粗暴,既然没法解决问题,那就杀吧!用我自己的血肉之躯填过去,彻底将敌人的阵线击溃!
他一声嘶吼,所有关宁铁骑都听到将军的命令,那是总冲锋的号角。
“国家养军三百年,精忠报国,就在今朝!”曹文诏若虎豹般怒啸,仰仗着精密重甲悍然向前突击。
士兵们没有责怪曹文诏这样的大老粗竟然剽窃杨慎著名的“国家养士百五年,仗节死义,就在今朝”,反倒是热血澎湃!在无数时光中,他们追随在将军麾下,将那嚣张不可一世的八旗铁骑都击溃,让枭雄努尔哈赤和他的子嗣肝胆俱裂,他们坚信,只要追随将军就……
必胜!
在冰冷严酷的河水中,他们爆发出无与伦比的果敢,挪动僵硬身体向前冲锋,冰冷濒死的身体似乎熊熊燃烧,阎王将近的冰冷被战魂彻底驱散。
“不愧是曹文诏!”陈洛击节赞叹,但现在绝不是为敌人的军事奇迹而叫好的时候,陈洛必须看护着这支队伍安然撤回饱食城,因为燧发枪手和未来军队骨干都在这里,决不能损失。
史特朗葛满脸冷笑:“光有血勇,是赢不了胜利的,将军,猎兵已经准备好,敌军精锐已经集结在那位将军身旁,正是我们发威的时刻。”
陈洛点头:“击溃他们的帅旗,敌军就将不战自溃。”
曹文诏就是这支关宁铁骑的核心和灵魂,他若是死掉,来袭联军就将损失一半力量,毕竟洪兵步战凶猛,却是没有骑兵的强悍机动性。
猎兵们早就跃跃欲试,他们还是第一次对付这样高端的敌手,这种在现时代从未出现过的高精尖特种兵,将以此战作为开幕。
超长枪管,加上纯粹手工用钻石拉出的膛线,每一支都是耗费枪匠无数心血,报废很多枪管,甚至让后续招募的士兵没有燧发枪可用。用这些牺牲锻造出的线膛枪,被陈洛赋予厚望!
这样重视狙击手的雏形——猎兵,是有道理的。
因为军队的传承是没有学院和师傅的,所以军官要么是武将出身的勋贵世家,比如辽东将门集团,南京将门集团等等,都有很多自幼饱读兵书,满腹韬略,随时能够拉上战场磨砺经验的小将。
而这些人自然不会担任默默无名的基层将领,但事实证明,要想让部队如指臂使,而且加强对部队的操纵能力,基层将领非常重要,而他们的晋升,往往是从尸骸堆里爬出的老兵,也就是要经历过残酷战争慢慢磨砺出来的,这样的人损失了,是很难补充的。
在重文轻武的时代,这简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想要一劳永逸地消灭某只部队,最关键的绝非是将其打得仅剩多少人,而是一定要将骨干摧毁,他们就将伤筋动骨,再难东山再起。
曹文诏很倒霉,正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