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男朋友家里人,周梅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建设和准备,可再多的准备也抵不过现实的差距。
陶家的午餐很丰盛,比长征饭庄菜牌的最贵的饭菜还要好,可周梅却吃得没滋没味。
她之前就知道陶希文家庭条件好,可具体好到什么程度,却没有概念。
爷爷是燕大教授,父亲是中戏教授,弟弟是导演,姑父是大作家,母亲、小姑都经商陶家任何一个人的职业或是身份,对周梅这个农村出身的女孩来说都是需要仰望的存在。
在迈出陶家的门槛时,周梅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个想法。
陶希文这样的家世和条件,她拿什么匹配?
在两人刚刚接触时,周梅还不了解陶希文的家世,但他的条件对她来说也已经是遥不可及的了。
那时候她也会患得患失,只不过汹涌的爱情扑面而来,淹没了她的理智。
今天的这场见面,让她彻底意识到双方的差距,这种被冰冷的现实狠狠抽醒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周梅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焦虑,在走出陶家之后,一言不发。
「在想什么?」陶希文问她。
周梅抿着嘴唇,不知该作何回答。
陶希文停住脚步,她也下意识的停下来。
眼神对视,周梅的眼中有些慌乱,陶希文认真的问她:「是感觉有压力吗?」
周梅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与其说是有压力不如说是自卑,她不想为自己找借口。
「你的条件那么优秀,家里人也都那么出色,我—」
有些事心里知道是一回事,可亲口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今天你只见到了我大姑父,没见到我大姑。」陶希文没有接她的话,而是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
周梅有些不解,「你大姑———」
「晏晏很漂亮吧?」
「嗯。」
「我奶奶说,跟我大姑小时候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周梅顺着陶希文的话幻想着未见面的大姑的风采。
「我给你讲讲我大姑和大姑父的故事吧。」陶希文说。
周梅看着他的眼晴,弄不明白陶希文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只能说:「好。」
陶希文重新迈起步子,「人道洪流时,我爷爷受到了冲击,被拉到了干校去学习。之后是我爸被安排到了云南插队,我大姑比我爸小了几岁,她是72年去了东北插队」
林朝阳进京时陶希文只有五岁,对于林朝阳和陶玉书婚前的经历他其实并没有亲眼见证,可恰恰是因为没有亲眼见证,所以才有脑补的空间。
在他的记忆里,只记得当年大姑和大姑父是冲破了世俗的眼光和压力走到一起的,他亲身目睹的,是「王子」和「公主」修成正果以后的故事。
所以在他那颗幼小的心灵里,大姑和大姑父的故事也成了爱情最美丽的样子。
连陶希文自己可能都说不清,他对周梅的怦然心动,是不是潜意识里也希望自己是那个拯救「公主」的「王子」。
口中缓缓的讲述着当年事,最后陶希文说:「现在你也看到了,我大姑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在国外飞来飞去,可一点也不妨碍她和我大姑父的感情。在我的眼里,他们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所以———」
陶希文说到这里,握住了周梅的手,眼神中满是恳切。
「周梅,在我眼里,学历也好、家庭背景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彼此相爱,我的人生因你而改变,也因你而精彩。」
听着陶希文的真情告白,周梅目眩神迷,情不自禁的沉醉在他的甜言蜜语之中。
执手相顾,有情人意绵绵,彼此心照不宣,鼻息贴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