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根山药,以秦淮现在的速度很快就能切完。
在熟悉山药这个食材后,秦淮已经可以很轻松切出符合炒山药需求的山药片。至于淀粉水的调配,秦淮其实还是不理解不同食材的淀粉水该如何变化,但是炒山药的淀粉水曹桂香已经给出了既定公式,秦淮只要套公式就行。
套公式最简单了。
秦淮调配好淀粉水。
起锅烧油,下山药,开炒。
依旧是胡乱的挥舞锅铲,没有章法,不过秦淮现在已经不在意这些了,他永远都记得曹桂香说的火候是要让食材受热均匀,动作什么的不重要。
就像种地的时候,用什么姿势拔野草不重要,拔干净才是目的。
秦淮很清楚他每一次看似胡乱地挥舞锅铲的目的是什么,他要翻炒的山药片是哪些,他这一次的翻炒有没有效果,下一次是该加快速度还是放慢。
这5天的时间里,秦淮最大的感悟是学厨并不是练习技术,而是练习意识。
就像秦淮初中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跟秦从文说秦淮的字写的不太行,很影响卷面分,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送他去学一下硬笔书法。
秦从文给秦淮送去了硬笔书法班,硬笔书法老师给秦淮上的第1课就是教他意在笔先。
秦淮前4节课根本就没听懂这4个字是什么意思,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老师写的字跟他写的字不一样,老师的字总是轻重有度,而他的字总是特别用力。
无论老师怎么跟他说他都不理解,无论他怎么练习都体会不了什么叫意在笔先。字帖写了一张又一张,即使他在尽力模仿,他在落笔的那一刻这个字都已经错了。
直到有一天,秦淮在写字的时候先在心里想象了一下,然后提笔落下那一个字的时候,他突然一下就理解了什么叫意在笔先。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秦淮理解顿悟这两个字。
真的就是在一瞬间,之前不明白的东西突然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明白可能是足够的练习量积累出来的,也可能是那一刻悟了、开窍了,但无论是哪种,顿悟的那一刻的感觉都是非常美妙的。
此时此刻,仿若那时。
秦淮已经不记得自己炒到第几盘了,他只知道刚刚切的山药没剩多少,最多还有两盘的量。
他在挥舞锅铲,又不仅仅是在挥舞锅铲。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炒菜的时候走神,想到小时候学硬笔书法,天天坐在书桌前练字练不明白,非常苦恼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握笔握得特别紧,写每一个字都恨不得用尽全力,笔尖恨不得把纸给戳破。
老师让他写字的时候轻一点,写字没有必要下笔那么重,他根本就轻不了。
觉得自己在浪费养父养母的钱,赵蓉那时候想让秦淮快速写出一手好字,给秦淮报的一对一的硬笔书法班,一个小时110块钱。
那个时候秦家早餐店的肉包才卖1块钱一个,馒头5毛,素包子7毛。
三马路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还没有实现素包子自由,儿童福利院也没有搬去郊外,秦淮偶尔还会被抓回福利院帮忙种下地,其他小孩种地都种不明白。
那个时候秦淮非常惶恐,他觉得自己在浪费养父母的钱,他每上一节课养父养母就不知道要卖多少个包子才能赚回来,可是他却连上了4节课字还是没有一点进步,甚至连老师说的话都听不懂。
所以秦淮那个时候写字非常用力,因为他觉得只要自己用力一点,字就会显得好看,养父养母的钱就没有白花。
他每天写完作业都要写很多很多字,因为握笔太用力且握笔姿势不是很正确,写到食指都被磨出了一个小水泡,写到小拇指一直被压在本子上压得生疼。
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