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千顿时噎住:“那我得铁杵磨成绣花针啦……”
陈洛笑而不语。
联姻是最有效的手段,而血脉融合自然是要以彼此结合为前提。
在有数的汉家王朝中,缘何人们素来褒扬汉唐,贬斥宋明?因为在汉唐时代,是飞扬激昂的民族魂,开疆拓土,将华夏五千年无数先人奋斗的结晶彰显在全球面前,可谓威武。
然而宋朝檀渊之盟后,不仅年年向异族纳贡上缴岁币,更是频繁失土,简直是耻辱。明朝时期版图更是骤缩,甚至土木堡之变险些亡国,加上程朱理学盛行,完全扼住了民族的朝气,只剩下一腔老酸儒的保守,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着实可悲。
而正是程朱理学,将民族融合的开放精神给锁死,结果诸族间矛盾愈加深厚,结怨颇多,在盛唐哪怕是弱宋,娶个洋婆姨,也就是胡姬有什么问题?现在却是要上纲上线地批斗。
所以,唯有坚决扼死理学,将儒学也一律视为洪水猛兽进行冷藏的饱食城,才能将这条推行下去。
儒学并非不好,但可惜经过数千年演变,早就有无数注解名作等等将其彻底转化为统治天下和禁锢思想的工具,对其的解读充满着政治色彩的诡辩论,要想鼎陈革新,就只能先一棒子打死再说。不破不立,纵然儒学是民族瑰宝,那也得等尘埃落定后再重新解读,给予全新定位。
一顿让很多人嚼蜡,但对饱食城众人来说却是酣畅淋漓的饱餐后,陈洛便在还算简陋的长生堡驿站一起接见他们。
没有挨个接见,为的就是在势力与蒙古众部落相比还算弱势时,建立起一套经济秩序来。也就是大家一起制订规矩,让所有人都变成规矩的守护者,这样陈洛就能免于势单力孤。
定价权陈洛便直接给出,比明朝内部市价翻五倍的样子,以后按照市场进行波动也绝不会强权干涉,牛羊也非常慷慨地保证按市价进行收购。这对蒙古人来说已经相当满意,而且陈洛甚至还给出一系列军需品清单,只是这暂时用灰色涂布,表明是要幕后详谈。
这两手相当高明,一方面陈洛并不像晋商那样敲骨吸髓,想要将利润全部攫取,不给蒙古二道贩子们转手机会,可谓有钱大家赚,这也是陈洛视野长远之处,吃独食总归是招人嫉恨且永远不可能长久的,必须共赢。另一方面,则是用最尖端产品来控制亲善。
对蒙古人来说,没有铁锅?忍忍用皮囊煮饭就成,没有丝绸?孙悟空不就是兽皮裙嘛。但兵器?谁能有,谁就能武装起纵横草原的雄军!
唯有掌握权柄才是实的,想必来说其他都是虚的!
心事重重的蒙古人按照各族的话语权暂时商议好配额后,也没有过多计较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将一些规矩敲定完毕,确定共同捍卫与长生堡贸易的安全的盟约后,那些感觉最有权势有希望争夺兵器贩卖的,便齐齐来到陈洛那里。
本来他们想阳奉阴违的,但现在是需要与陈洛谈判的时候,所有人就只能捏着鼻子卖好,所以《饱食城与蒙古诸族商务规范》也算是将长生堡的安全确认,由诸族共同捍卫,当然条件是不能随意按亲疏控制配额,不过谁都知道这条限制是空话,因为最赚钱的军工人家握在手里呢。
最有权势的,自然是硕特部的哈赞特和土尔扈特部的毕格勒,两人也是众望所归的首领,而前者却是羞辱过饱食城,所有人都虽然敬重,却是敬而远之,深怕与他接触会有碍接下来的商榷。
哈赞特虽然是性情粗豪的汉子,现在被人这样排斥,如果按照以前性格必然早就拍案就走,但现在不成,别说蒙古人外有女真人虎视眈眈,就说内斗不休的问题也是需要海量兵器的。
谁都看到那百炮怒吼天崩地裂的情景,知道若论军器之利必然首推陈洛,其犀利程度完全远超耀武扬威的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