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乃一代枭雄,能够成为明末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自然有他的几分本事。
除了洞察细微,能够早早瞅准时机发动民变揭竿起义之外,还有着极深的城府和手段。
其实他也并不想过早和朝廷摊牌,与劫掠江南相比,他更想先坐拥西北≡山西为门户,陕甘为后方,俯视荆楚,争夺天下!
因为江南虽好,民脂富庶,可惜自宋开始三朝都极大重视江南这块沃土的统治权,千年来百姓早已奴性根深蒂固,早已忘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名言。
从江南如今的格局就可以看出,流贼无数,却难成气候′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早已失去了一颗敢于抗争的心!有可休憩的一隅之地,有一家糊口之食便觉得很好了,许许多多的百姓一生都被困在那一片出生的城乡之中。
乐于现状,随遇而安是他们最大的弊病。
蚁贼也是如此,烧杀劫掠,无非是混口饭吃,只要有肉有汤也就已经满足了,根本没有真正的想要推翻腐朽到根的大明王朝。
就拿陈洛江南落难来说,虽然有惊,但却无险,依然可以靠着自己带去的三百陈子营搅风搅雨,混稼流贼与官府之间$果蚁贼们的战斗力为5的话,那么这些官军门的战斗力也就4到6之间而已。
说白了就是一个字——“弱”。
是弱者的心态,面对压迫也只是勒紧裤腰带选择妥协。
江南重文轻武,即便是武人也要学那些迁客骚人舞文弄墨一番,若是想要在这里发展势力那是千难万难
而陕甘、新疆地区则完全不同,百越之地乃是崇尚强者的地方,这里各民族混杂,民风彪悍,加上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受朝廷影响甚微∪其是甘肃、新疆地区,历朝历代都是发配犯人的地方≮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人们,怎么可能是江南可以比拟的。
在高迎祥眼中,这里是最好的兵源。
只可惜……
一个强大的男人挡住了他的道路,使得他一直以来只能够在心里想想而已∏便是陈洛。
如今,是他最好的上位时机,所以他下决心一定要把握住这次良机。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凉风习习,江南的雨夜带着一丝凉意,威风吹拂着陈洛的发髻,鬓角留下的两束青丝随风而动。
对于这种雨后秋意浓郁的美景,此时的陈洛却没有半分心思去品味←只是独站窗台,看着窗外怔怔出神。
即便是被左良玉兵围谷口关,也没有感到困扰,而能够让他如此魂不守舍的自然是有关北方的战局了。
在陈洛的手中,正拿着一份来自饱食城的密函,是今日刚送到的,为了这封密函,手下人连续跑死了四匹上好军马,狂奔数日这才将信转交到了他的手里∠面提到了有关蒙古战事的详细情况。
双方僵持,随时可能开战♀准确的说应该是十数日之前的状态了。局势对自己很不利!
原本根据他的估计以及从安插在北方女真部族中的细作得到的情报分析,女真对于蒙古有可能展开行动,但是这行动应该会在第二年的开春之后,趁着蒙古风雪过后才会发起进攻,那样蒙古的骑兵们经过了一个寒冷冬季之后,战斗力必然会有所下降,那时候才是最佳的进攻时机。
没想到皇太极居然如此耐不住性子,与明朝刚一达成默契,便立刻西征。
陈洛南下出寒前吩咐宋献策的是按兵不动,等待自己回归÷实上如果自己的海船未被倭寇凿沉的话,自己这会儿也早已经入了饱食城。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现在陈洛可是深有体会。
好在宋献策没有一味地遵从自己的安排,而是第一时间增援,为自己赢得了宝贵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