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完,陈洛先去军情一处将闲得骨头散架嗷嗷求战的神武军派遣出去,现在毕竟是流贼四起的明末年代,虽然周边区域因为陈洛的饱食城经济圈辐射,所以多半能混到小康,胃囊得到满足的百姓丧失了造反的原动力饥饿,便消停得很。
然而四周总有垂涎饱食城财富的小贼,不知死活,流窜作案。所以神武军最经常负责的往往就是绞杀这些犹如苍蝇蚂蟥般不断吸血骚扰的小股流贼。
然后他去看看李航道召集财务主官们预估的来年经济收入,估算下正常的税收应该有四百万两左右,但陈洛还是觉得有一定的经济泡沫成分,再说蒙古人的市场其实很狭隘,很难开发出什么玩意。所以应该有三百万左右,加上己方官营产业,起码能有五百万白银进账。
有了预算,自然该让他们继续去筹谋下明年能激活哪些大工程。在陈洛看来最重要的便是兴办报社,改良活字印刷,研究印刷油墨,这是关系到宣扬民族精神,用热血煽动麾下百姓的手段,还能够掌握舆论,辩驳现在治下很多士子在骂的陈洛过度重视工商丢失国本的问题。
还有医学院若是办理好,引进很多女医师和女护士,不仅仅是将中国历来疏忽浪费的女性资源充分利用,还能够解决部队的阴阳平衡问题,让他们寻到娇妻佳偶,可谓一桩美事。
再就是更加关键的问题,关系到饱食城兴旺的——人民学院。国士大学,在扮演着国子监和明朝八股取士的角色,培育管理技巧和陈洛那套逻辑,并且改造洗脑成忠诚的民族主义者,陈洛亲任校长。在中国的政途上,坐师和学生的师生关系,本就是最重要的。
尤其在明朝,科举时的监考老师与那年的所有上榜士子,所缔结的师生关系将维持一生一世。每届基本都是大明最强的权力核心——内阁的阁臣担任主考官,而他们也只拥有一届的机缘,荒诞的是,就是这般完全撞运气缔结的师生关系,却是公认官场最坚实的关系之一。
甚至能够超越父子关系的稳固程度!这绝不是随意说说,而是的确如此。
陈洛亲自担任国士大学的校长,正是学习后来的黄埔军校校长老蒋,将师生关系运用到极致,将民国完全握持,就是这位枭雄的手段。而陈洛正是需要这样掌控现在的饱食城,乃至未来的新朝的官吏。
如果说国士大学出来的,相当于庶吉士,是在养能拥有进入内阁资格的高官,那人民学院培育的,就是基层管理者。现在饱食城的摊子还没有铺开,但以后但凡占城占地,总归是要派人治理的,所以能濡染到陈洛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基层官员也相当重要。
他们将是最直接与老百姓接触的官方代言人,他们的言行将最直接影响民间舆论,所以编纂教材,选定课程,实习上岗等等,都已经在紧急磋商当中。
“想想就足够头大啊。”陈洛伸伸懒腰,用朱笔批示,然后签字盖章后,给人民学院的第一批两万两建筑拨款就算完成。明朝的士,虽然经历科举,但高中后往往对皇帝并不承情,而是感激自己十年寒窗和坐师,自己则要避免这怪圈。
所以他的人民学院将直接拜托科举体制的桎梏,完全走自己的道路。唯有在体制外跳舞,才能够不会被体制拖累,但这样也会失去体制的保驾护航和丰富经验,只能慢慢摸索,好在陈洛有学生时代九年义务教育的经验,慢慢摸索着普及便是,并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现在的读书人集团,可谓是明朝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天天口诛笔伐的,我的耳根总归是折磨。而且,国士大学和人民学院的萌芽们,想要成长为能够替我维护华夏的人才,还需要我来保驾护航一段路才成,在这段时间里,我还得独木支撑起战斗啊。”陈洛愈加觉得头疼。
“报纸,将是我唯一能够仰仗的武器!”他的瞳孔微微收缩,陈洛显然是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